2013年2月2日 星期六
思考公共建築的意義:從澳大新校區說起 (02/02/2013)
最近《正報》報導,澳門大學位於橫琴的新校區建築與2005年落成的南京審計學院的建築非常相似,澳門市民遂質疑,這個耗資百億的建設,換來的卻是一個「抄襲」的設計,而恰巧兩校的建築師為同一人。
本文並不打算批評誰是誰非,反而是讓我們思考,公共建築的意義究竟是什麼?而澳大新校的興建,又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所謂「公共建築」,並沒有一個很明確的定義,但一般會認為,任何建築物只要是面向大眾,均可視為「公共建築」,如學校、醫院、政府大樓、商業大廈、碼頭、機場等,當中又以由政府興建的建築物為主。
世界各地的政府,均會按需要興建公共建築以滿足當地民眾對服務的需求,因此公共建築物均以功能為主要的考慮,如香港早前備受爭議的舊政府總部西座應否拆卸、早幾年皇后碼頭的拆卸爭議,其中一派意見就是認為兩個建築物是功能性的,建築上的美學價值不高,故此拆了都不可惜。然而,很多時候又正正由於公共建築是屬於全社會的,建築師在考慮設計時,有時都會配合社會的需求,以建築來反映一時一地的美學意念。正正是因為建築反映了澳門的獨待性,而成為了「世界文化遺產」名城。
不同的地方,建築之所以不一樣,很大程度是因為建築師必須理解當地的特色,包括氣候、文化等。因此即使過去港澳兩地都有不少富殖民地色彩的建築,但細心留意,會發現這些建築跟宗主國本身的建築是有分別的。這就顯示了建築物也是一種語言,訴說著一個地方的故事。
如此,「建築風格」就出來了。就如澳門大學新校區的建築,號稱以「中西薈萃、山海交融、嶺南文脈、南歐風情」為建築特色,這必然是要突出澳門在中國、以至在世界獨特的個性吧?但我們要思考的是,這究竟是澳大的各成員的共識、抑或只是某些人的一廂情願?
在澳大的網頁看到,新校區的建築不錯是很宏偉,但卻有一種冰冷的感覺。我曾到澳大現時的校址參觀,雖然沒有新校的宏偉,但很容易感到一種厚重的學術氣氛及歷史感,澳大三十多年累積起的歷史,就是在氹仔,不是在橫琴。當然,大學有更廣闊的空間發展是好事,但思考大學要怎樣的建築時,社會大眾的意見可有被重視?
在香港,不少公共建築如中小學校舍、大會堂、以至公共屋邨都採用了「標準」的建築設計,不論地理環境為何,都是劃一的建築。這樣做固然可以省卻了建築設計的成本,但卻令社會面貌變得單一、沉悶、醜陋。
港澳都回歸了,兩地的公共建築都需要思考自己的一套語言,向世界展現城市的面貌。澳大是澳門未來發展的焦點之一,而今惹來了「複製」的疑雲,有關當局務必向市民清楚交代,公帑是否用得其所,別讓這項世紀建設蒙上污點。
許漢榮 香港教育工作者‧文化評論員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