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1日 星期一
夜市 是這樣練成的 (11/03/2013)
前一陣子,民署欲推之西灣湖燈光夜市計劃,吵得滿城,沸沸揚揚。更早前,澳官亦提,青年創業,資助計劃。被指虛浮。筆者早前遊台灣,全台各地,遊逛各地夜市,聯想到,解決「西灣夜市」及「創業」兩計劃建議澳官,赴台學法。
夜市,是台灣的地方特色。在台灣,幾乎每個較大城市,甚或小鎮,都開設有夜市。個別大城,還辦多個。每多辦得,有聲有色,個別夜市,更名揚東南亞。
台灣夜市‧多如繁星
比較有名的,有台北萬華夜市、西門町夜市,台中逢甲夜市及高雄六合夜市……等。
其中台北萬華夜市,最有名氣,台中逢甲夜市,水準最高,高雄的六合夜市,逛得最舒服,花蓮夜市,則山地族鄉土風味頗濃。基隆夜市,則甚有日本味。因台灣被日本統治半個世紀。
萬華夜市與寺廟結緣
台北萬華夜市,座落台北萬華區。夜市連跨數條街,面積比澳門紅街市至渡船街等新橋區還大。是台北市中、下階層生活區。民居密集,區內最躍眼處,為著名的龍山寺,不論早、晚,善信眾多,香火鼎盛。
每屆傍晚,台北龍山寺一帶,街巷燈火通明。攤檔近千,小食、服裝、紀念品、看相、麻雀博彩或象棋殘局搏弈、甚至現代化的電腦零件以至翻版光碟……琳琅滿目,各式其適。人流不息,熱鬧至午夜。
筆者遊台灣,其中最開心節目,便是每晚逛夜市,各個攤檔,到處瞄瞄,隨意小吃,行過五、七檔,便吃過肚滿腸肥。直至腹大便便,才蹣跚返酒店。
逛夜市‧滿載歸
通常一晚消費,吃五、六種食品,消費一般不到三百新台幣。(約七、八十澳門元),更可又食又「拎」,吃飽加紀品,滿載而歸。
食品種類,各地特點,稍有不同,台北、台中一帶,市民以大陸各地外省人移居台灣的較多,故食物以京、滬、川、湘口味為主,如北方的糖胡蘆、上海炒年糕,四川酸辣湯、湖南臭豆腐。台南、高雄一帶等南部城市,則流行福建、閩南一帶食品,如筆者最喜歡的蚵仔煎、台南「棺材板」(有如港、澳的西多士)、擔擔麵。台東、花蓮、宜蘭等台灣東部城市一帶,則山地野味及水果食物較著名。如花蓮羊肉湯、宜蘭鳳梨酥及台東鮮果汁,幾乎見到必食,不食便「心戚戚」。
夜市攤檔中,檔主人除少數中、老年者外。大部分掌檔者為青、中年,甚或廿歲不到的青、少年。雖然「拋頭露面」,「擺檔賣街邊」,年青人並不覺得「有損尊嚴」。每多敬業樂業,幹得十分認真。
令人想起「老澳門」
擺夜市攤檔,一般成本不高,當然亦不會「搵快錢」,但只要勤懇敬業,一般生意,亦頗穩健。普遍台灣人,甚或中、青年,亦多守本份。經常透發出,台灣社會,風氣勤、穩。如二、三十年前,「老」澳門相近。不似近年,澳門吹起,崇尚浮誇,急功近利,懶墮更喜「搵快銀」。歪風陣陣。
看過台灣,各地夜市,回望澳門,「西灣湖,金裝大笪地」,「巨資助青年創業構想」,筆者希望,澳府官員,宜到台灣,細細取經,醒醒腦袋!
台灣環島遊系列之(二)
‧楊善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