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6日 星期三

調查:傳統媒體與網絡民意脫節 (16/03/2011)

【本報訊】調查機構的研究顯示,2010年澳門十大事件包括「2010/2011施政報告」、「五一遊行」、「非凡航空」。負責「澳門全民意指數」研究的張榮顯表示,「互聯網絡」、「傳統媒介」、「全體市民」三者可立體展現民意,研究結果也呈現傳統新聞媒體與網絡民意脫節的現象,他認為,傳統媒介不宜抱有殘舊的心態,以為某些重要議題不被報道便會在社會中消失。

「澳門全民意指數」由「e言熱點指數」和「市民關注指數」組成。透過網絡挖掘技術,得到網民對事件的關注度和媒體對事件的報道量,構成「e言熱點指數」,而「市民關注指數」則通過隨機抽樣電話調查所得。

「澳門全民意指數」研究報告顯示,「2010/2011施政報告」、「五一遊行」、「非凡航空」、「銀河懷疑假招工」、「公職法援」,無論是網絡民意,抑或傳統媒體(報紙、電台廣播、電視廣播等),在過去一年都給予較多的關注和重視。然而,「8/31交通意外」和「6/9暴雨」在論壇關注度雖排於前十名,在傳統新聞媒體的報道量卻前十名不入,呈現傳統媒體與網絡民意的脫節現象。

研究由澳門互聯網研究學會策劃,易研網絡研究實驗室設計及執行,項目主持人張榮顯博士昨午表示,「互聯網絡」、「傳統媒介」、「全體市民」之間存在互動的關係,如果單看某一媒介的數據,可能會忽略某些人士的意見,因此,有必要透過不同的渠道去全面了解民意。

居民上網率七成

張榮顯指出,去年,本澳居民的上網率達七成,代表著可觀數量的民見:「要推動公民的參與、社會的參與,我覺得網絡的部份,是不能忽略的。」他認為,政府需要考慮常規地從網絡了解民意。

「澳門全民意指數」研究的網絡挖掘對象是本澳十三個網絡論壇和十六個主要媒體。在本澳網民中,近四成使用網絡論壇,人數達十三萬六千多人,單是去年,澳門網絡壇民意帖總數達四十三萬八千多條,點擊數有一千五百六十四萬一千多次。

去年八月卅一日凌晨,一名駕駛電單車的廿二歲莊荷,被跑車撞至重傷不治,這件「8/31交通意外」於網絡論壇關注度排行第三位,在傳統新聞媒體報道量卻連十大都不入。這現象是否反映網民不滿主流媒體的報道不足而「咬著不放」?「在我們的數據中沒有直接顯示出來,但這個是可能的。」張榮顯指出,在互聯網的世界中,重要的社會議題不會因著傳統媒體的報道不足而消失。

傳統媒體被批評自我中心,甚至淡化敏感事件,網民則發揮著抗衡、補充的作用,傳統媒體要否作出改變?張榮顯概括地回應:「真是要變,是要變,至於如何變,當然,它有其編輯方針,但是不能因循守舊,抱殘守缺,以前怎樣做,現在繼續做下去,行不通了。因為你越是這樣,別人越看不起你,越不尊重你。」張補充,傳統媒體也不能「隨波逐流」。

近年,尤其是外地傳統媒體,越來越多報道互聯網的事件或議題,但是,有意見批評傳媒小事化大。「你說媒體搞大件事,我認同的。」張榮顯指出,沒有媒體報道,事件或議題只能在網絡得到關注,然而,也要注意傳統媒體有何動機、如何處理,並分析報道手法是鞭策或推波助瀾或中立:「所以,不能夠說由於媒體報道(網絡現象),就指它將事情推波助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