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2日 星期六

學校應重新思考社會功能與責任 (12/03/2011)


【本報訊】近日,網上熱傳一名高二男學生在校內比賽唱出含有一句「粗口」的英文歌曲而被開除,他在廿四小時內,於網上得到六千多人聲援。澳門大學教育系副教授黃素君曾參與網上討論,她指出,學生活在多元文化的社會和傳承傳統文化的保守學校,從而出現不適應的情況。她希望「粗口歌事件」引發教育界重新思考學校的社會功能和責任。

學生活在兩種不同環境

「由我自己讀書至現在,雖然社會發展民主,但事實上,我自己覺得學校是較為保守的團體。」澳門大學教育系副教授黃素君表示,大多數學校僅傳承已經篩選的、屬於主流的、正統的文化,然而,學生在校外生活的社會卻存在多元文化,當中的次文化又往往不被校內的文化所接受,學生實是生活在兩種不同的環境,形成對學校制度的不適應。

她指出,不適應的表達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些學生會刻意挑戰制度,大部份學生則默默忍受。黃素君期望,「粗口歌事件」可引發教育界以正面的態度,重新關心學生不適應學校制度的問題。

要與學生討論真實問題

學生生活的社會與學校解釋的社會是有落差的。黃素君認為,學校要掌握社會真實的一面,要有足夠的能力和空間,與學生一起討論真實的問題,不能抱有「不討論等於不存在」的態度。現時,大多數學校會討論「汶川地震」、「嫦娥七號升空」等「大是大非」的課題,黃素君建議,學校與學生也討論日常生活的議題,如在社交網站出現的爭議等。

學生被開除的絕大部份原因是違反校內規章。黃素君認為,很多校規都假設人性是醜惡和卑劣的,大部份用語是禁制式、命令式,較少是鼓勵式的,這現象反映,現今的學校是用禁制和命令來培育獨立思考的、自主的公民。

應重新檢視校規

相對於禁制和命令,黃素君主張鼓勵學生學習和成長,「不是用暴力手段教他 (學生們) 非暴力」。她估計,那名「被開除」的學生及其支持者實是控訴「學校規章非人性化,沒有民主的成份」。黃建議,當今重視社會的民主、公義時,教育界和教青局重新檢視各校校規。

黃素君認為,很多校規存在很強的懲罰性和排他性,「難教」的學生只要達到某些標準 (如:違規次數) 便可被校方著令退學。然而,學校除了傳承文化外,也是啟動文明的地方,面對那些所謂「不文明」的學生,有些學校卻以學生「不文明」為理由,要求他們離校,黃素君坦言:「我覺得很可悲」。

要為學生解決問題

「我們不是解決個學生,而是解決學生的問題」。黃素君注意到,尤其是有優勢的、有條件的學校,會選擇放棄,要求學生離校,「學生的最後會怎樣?唯一的出路就是我們迫他們走上絕路」。

究竟「尊師重道」在今天有何意義呢?黃素君認為,真正得到尊重的老師,應有一些特質吸引學生的,例如:老師真是一位啟蒙者。學生知道老師栽培自己,自然產生敬佩和感激之情。「今日他 (老師) 講的道理是否乎合社會大部份人的理解?我們不會盲目要求你 (學生) 尊重我,因為如果我要求你尊重我,其實就好似利比亞的強人。我不理怎樣,你都要尊重我、屈服我。」

早前,聲援「唱粗口歌學生」的網上活動,在廿四小時內有六千多人參加,吳素君覺得「很厲害」,也曾加入網上討論,注意到很多網民是不了解實情,仍盲目地支持,甚至妄下判斷。她提醒,現時的在學校教導與媒體相關的內容仍屬技術層次,校方也需要栽培學生的媒體素養,包括分析力,判斷力,責任感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