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6日 星期二

貽笑大方的商議式民調 (06/12/2011)

【本報訊】新聞局委託調研公司就修改《出版法》、《視聽廣播法》展開商議式民調,肩負重要角色的「平衡簡介資料」需獲一個委員會審閱,其中一名委員曾建議,應該補充過去二十多年來傳媒反對設立委員會的原因,但最終得到的只是三行文字。也有商議式民調「商議日」的本地觀察員指出,研究團隊將極具爭議的、片面又負面個案放在「平衡簡介資料」,可能令參加者作出錯誤的判斷。

商議式民意調查的價值,是參與者在獲得平衡全面的資訊的基礎上討論議題後,經過深思熟慮提供意見。所以,研究團隊向參與者發放一份長達六十八頁的「平衡簡介資料」,內有修法內容的正反觀點。為了保證內容的準確性、平衡性及全面性,該資料需要交給七人組成的「平衡簡介資料顧問委員會」審閱。

直選立法議員陳偉智也獲邀加入委員會,他曾審閱研究團隊編撰的文本,並提出意見,然而,團隊沒有再將修訂版本給他閱看,便發送給三百多名民調參加者。他指出,只有一次機會出席委員會的網絡連線會議,其間,他特別建議,必需補充新聞界二十多年來反對設立出版委員會和視聽廣播委員會的原因。

三行文字概括廿年反對原因

的確,研究團隊採納了他的意見,但只是用了三行文字來說明九十年代中文傳媒一致反對修法的原因。陳偉智認為,反對設立委員會的原因、背景、過程是相當重要的,也是關鍵所在,用三行文字闡述是不足夠的。他認為,平衡簡介資料的內容對是否修法和設立委員會等議題,具有「導向性」,對於新聞、言論、網絡自由的內容,則是「規管」多於「保障」。

商議式民調的「商議日」有三十二位本地觀察員,其中一位是新澳門學社副理事長鄭明軒。他指出,在「平衡簡介資料」內的一些個案是具有爭議性的,卻由研究團隊專家作出判斷,用作對某個修法議題的贊成或反對的理由,此舉可能令不熟識某一個案的民調參加者作出錯誤的判斷。

錯引紐約時報虛報伊拉克藏大殺傷武器成笑話

其中一個例子是「平衡簡介資料」提及,若不成立任何監管機構,當記者錯誤報道,或作出不道德的行為時,難以確保他們承擔責任。研究團隊遂引用《紐約時報》虛報伊拉克藏有大殺傷力武器,並指有人認為,該報道引發美國參與伊拉克戰爭。但是「平衡簡介資料」沒有指出,那事件後來被發現是背後由美國政府操控。

「尤其在『平衡資料』內列舉片面、負面的例子,其實是暗地裡引導公眾傾向認為需要監管傳媒。」鄭明軒指出,修訂兩法的討論存在一個盲點,把影響力很大的傳媒拿出來,詢問市民讓傳媒完全自我運作較好?或是要監管較好?一般市民會覺得,多多少少監管是好的。

觀察得參加者對平衡資料多不認知

鄭明軒在「商議日」觀察很多個小組的討論,見到參加者連基本資料也不認知,他認為,「平衡簡介資料」對市民理解狀況是沒有很大的幫助。他向商議式民調創始人 James Fishkin 反映,問他知否「平衡簡介資料」內有很多「沙石」,運作過程有也很多未如理想之處,得到的回覆是,日後得到分析結果時便會知道。鄭明軒注意到,各小組討論的主持人的操作準則,也存在相當差異。

「不要用一些貌似公開,貌似平衡方法,但是,藏了一些東西在裡面,之後給觀眾。然後,用這樣東西令觀眾產生一些不準確印象出來,這樣對整個新聞自由,對社會發展都沒有好處。」鄭明軒不否定商議式民調,因為,有更多的資料和公開透明的討論,對澳門是一件好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