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人向來性好不爭,近年來卻有了些變化,在一些議題上澳門人再不沉默,勇於表達自己意見,這是公民社會進步的表現,傳統守舊的人不必驚訝甚麼「香港化」。
從松山燈塔、小潭山超高樓、而至今天的桃花崗事件,出來嗆聲的都不是最重要的利害關係人或「持份者」,而是一群看似「干卿底事」的年青人和公共知識分子,他們不是為自己的利益而揭竿,而是為了保護公共空間而奮起,因為他們的出現及作為,松山燈塔的景觀算是保住了;小潭山超高樓勝負還未卜;桃花崗事件亦可能無力回天,雖則成績差強人意,但已喚起澳門人知道有公共空間這概念,一旦知道了,便自然明白為甚麼要保護它、捍衛它。
佛家有自覺覺他,西方哲者有啟蒙運動,其實都是鼓勵大家要敢於認識、敢於行動。一場保護城市公共空間的啟蒙運動已悄然在小城興起,官商當不樂見,因為它標示澳門人再不「事不關己己不勞心」,也再不逆來順受,可預見今後抗爭少不了,哪管是柔性的抗爭,都會為社會弄出多一點漣漪,但也會帶來多一點生氣。
東方生
本欄言論只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