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5日 星期日

【一周關注 (19-24/05/2025)】


現金分享•變或不變 (22/05/2025)
https://pse.is/7mjc8d

林宇滔促今年現金分享先按時『全現金』發放 往後再討論完善方案未遲 (24/05/2025)
https://pse.is/7mjcbc

不再提審慎評估各開支必要合理性 特首發編明年預算案建議指示 (20/05/2025)
https://pse.is/7mjcdq

行會不開發布會惹猜想 (21/05/2025)
https://pse.is/7mjcfz

林宇滔促政府正視『自殺問題』勿做鴕鳥 (20/05/2025)
https://pse.is/7mjcj6

交通違例改記分制 滿十八分註銷駕照 (23/05/2025)
https://pse.is/7mjcls

輕超累犯不再禁駕 超速處罰三級制 (24/05/2025)
https://pse.is/7mjcne

交通事故逃避民事責任擬列半公罪 (24/05/2025)
https://pse.is/7mjcpp

涉偽造文件假聘用外僱 兩現職警及一退休警遭撤職處分 (20/05/2025)
https://pse.is/7mjct4

葉兆佳獻計 且借票根救經濟 聊將杯水活蛟龍 (20/05/2025) 
https://pse.is/7mjcz6

2025年5月18日 星期日

【一周關注 (12-17/05/2025)】


戶外表演區首場商演 下月中舉行 (12/05/2025)
https://pse.is/7ldgzr

新馬路驚現『違和』招牌 文化局允反映 (17/05/2025)
https://pse.is/7ldh3q

岑認經濟結構依賴賭業短期難改 (14/05/2025)
https://pse.is/7ldh5c

政府多措並舉撐居民高質量就業 (14/05/2025)
https://pse.is/7ldh7a

新期醫療券去哪兒?(15/05/2025)
https://pse.is/7ldh95

經財司顧問兼深合區執委副主任 蘇崑突個人原因辭職 (16/05/2025)
https://pse.is/7ldh9x

曾生諜案 深合區水很深?(16/05/2025)
https://pse.is/7ldhay

過去兩年政府發資助逾二百二十億 (15/05/2025)
https://pse.is/7ldhc3

譚偉文:官地利用非鐵板一塊 (15/05/2025)
https://pse.is/7ldhdb

齊做生命守門人 韓衛稱預防自殺從來關注 (17/05/2025) 
https://pse.is/7ldhf5

2025年5月11日 星期日

(2023) 新城A、B區行車天橋

新城AB區行車天橋初步設計方案公布 (28/07/2023)

【本報訊】去年,政府提出在新城A區與科學館之間興建纜車,一度引起爭議。昨日,公共建設局公開「新城A、B區行車天橋」的初步設計;該局表示,新城A、B區行車天橋工程將為新城發展提供必要的交通聯繫和支撐。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981242109869928&set=a.747992509861557


造價廿一億至廿三億不等

新城AB區行車天橋擬第四季動工 (23/05/2024)

【本報訊】預先評定資格之限制招標「新城A、B區行車天橋設計連建造工程」昨第二階段開標,競標造價由廿一億八千元至廿三億九千萬元不等,工期全為九百個工作天。公共建設局表示,爭取項目第四季動工、分階段進行。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67698391224298&set=a.747992509861557


新城AB區行車天橋超越世遺景觀限高?

公建局回覆行車天橋不適用限高規範 (08/06/2024)

【本報訊】新城A、B區行車天橋可能超越保護世遺(燈塔)景觀的法定限高。公共建設局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行車天橋不屬樓宇興建項目,不適用法定限高的規範;天橋的地段亦不屬於法定文物也不在法定文物緩衝區內。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78032850190852&set=a.747992509861557


文化局:AB區行車天橋影響燈塔景觀不大 (13/06/2024)

【本報訊】新城A、B區行車天橋是否超出保護世遺──燈塔景觀的第83/2008號行政長官批示的限高?文化局局長梁惠敏僅表示,天橋的一部份落入批示的範圍,但天橋不是建築物,文化局沒有太大意見。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81274609866676&set=a.747992509861557


林翊捷:宜緩建AB區行車天橋 (18/06/2024)

【本報訊】德國的世遺因為一條新建天橋而被除名。文遺會委員林翊捷認為,澳門新城A、B區行車天橋的問題暫時不會如同德國那麼嚴重,但應該存在風險。政府適宜暫緩建設,盡早向公眾和教科文組織說明,得到認可才繼續。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84353902892080&set=a.747992509861557


AB區行車天橋有議員關注 (19/06/2024)

議前發言

議員林宇滔表示,新城A、B區行車天橋不一定符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世遺保護的要求,政府應在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同意後才可開展工程。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85014699492667&set=a.747992509861557


AB區行車天橋

超高視域在中段 (26/06/2024)

【特寫】政府籌建的新城A、B區行車天橋,被質疑超出保護世遺──燈塔景觀的法定限高,且對體現「世界遺產的突出普遍價值」的關鍵視域造成改變。六月十二日,文化局局長梁惠敏被問要否通聯合國報教科文組織,她表示以往提交報告是定期工作,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有恆常溝通機制。隨著工作需要或者相隔一段時間,都有工作報告或文件往來,維持緊密聯繫。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89962858997851&set=a.747992509861557


林宇滔關注AB區行車天橋

橋樑亦屬建築物 (09/07/2024)

【本報訊】「新城A、B區行車天橋」被指超出法定限高,文化局則強調天橋不是「建築物」,該局沒有太大意見,甚至不交文遺會討論,也不報備世遺中心。不過,議員林宇滔表示,按照法律的字面解釋,「橋樑」照常理亦屬於「建築物」。他也要求當局交代AB通道棄用海底隧道轉用天橋的理據。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98868654773938&set=a.747992509861557


新城A、B區行車天橋設計連建造工程已判給 (27/07/2024)

【本報訊】被質疑有損世遺景觀的新城A、B區行車天橋設計連建造工程已有判給結果,造價為二十一億八千萬元。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210454236948713&set=a.747992509861557


重溫當局回覆議員AB區天橋質詢 (04/09/2024)

【本報訊】政府在二零零八年頒佈保護世遺──燈塔景觀的行政長官限高批示。文化局表示,計劃中的「新城A、B區行車天橋」局部一段處於批示列明的「區域1」之內,面積約佔「區域1」總面積之百分之零點三四,對「澳門歷史城區」及東望洋燈塔向外港方向的主要望海景觀未有產生干擾。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237385764255560&set=a.747992509861557


AB橋超松山限高批示爭議

林宇滔去函國家文物局反映 (11/10/2024)

【本報訊】造價逾廿一億、本月動工的「新城A、B區行車天橋」陷違松山限高批示之爭議,雖然政府堅稱沒有問題照上馬,但議員林宇滔去函國家文物局反映,冀對方詳細了解項目興建是否依法、會否影世遺東望洋燈塔的景觀乃至會否危及世遺「金名片」等,並批評本澳未有就方案主動上報請示意見。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266347594692710&set=a.747992509861557


AB區天橋方案經綜合考慮決定 (14/12/2024)

【本報訊】公建局因為「新城A、B區行車天橋」被批評做事隱晦、有違《城規法》的公開原則等,公建局局長林煒浩答應,將會加強發布效果圖等資訊。他也表示建造天橋是綜合考慮後的決定,亦都合法合規。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314991079828361&set=a.747992509861557


傳新協會關心AB區天橋壞景觀 (06/02/2025)

【本報訊】政府現在開展新城A、B區行車天橋工程,傳新澳門協會日前發放影片 (https://tw.psee.ly/7474pb) 提出:行車天橋破壞科學館、文化中心、觀音像一帶景觀及休憩環境,值得嗎?該會在影片結尾呼籲,千萬不要現在不關心,但當天橋動工、將景觀破壞、將樹木斬除時才覺得可惜。有市民在影片留言:「希望政府重新考慮海隧方案,多聽民意」;「近年澳門政府講速食基建。起咗先交到功課先,無理會市民感受同城市文化。新城A區係好好一個例子,亂。」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354577752536360&set=a.747992509861557


林宇滔批AB區行車天橋未作諮詢及環評 (10/02/2025)

【本報訊】議員林宇滔表示,上屆政府在二○二三年突然宣布AB通道方案由隧道改為橋樑,將之前的研究、收集的意見,甚至是環評報告完全「拋在腦後」,也沒有對橋樑方案進行任何公開諮詢及環評公示。他質詢政府為何未有依法進行公眾諮詢、重新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等。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357624945564974&set=a.747992509861557


AB橋破壞景觀爭議

高天賜林宇滔倡暫緩改方案 (11/02/2025)

【本報訊】造價超過二十億元的新城AB區行車天橋之設計連建造工程已於上屆政府末動工,其破壞世遺山海城景觀等爭議到新屆政府仍未息。議員高天賜認為,有關景觀為「無價之寶」,值得當局另謀其它辦法方案處理。已持續就此反映意見的議員林宇滔強調,現時民意已很清晰是改回隧道,希望並相信新屆政府會暫緩建橋不強推。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358361945491274&set=a.747992509861557


本報AB橋查詢 (03/03/2025)

【特寫】公共建設局在去年十月把「新城A、B區行車天橋設計連建造工程」判給由三間公司合作經營的實體。上月初,社交媒體流傳一張看來是「A、B天橋」的模擬圖,有指是源自今次獲得判給的相關公司網站,但模擬圖在社交媒體流傳及引起熱議後,在相關公司網站卻找不到那張模擬圖。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374186117242190&set=a.747992509861557 

(2023) 「生態島」項目

海域規劃提建生態島項目

功能區劃倡設廢棄物處置用海區及海洋傾倒區 (29/12/2023)

【本報訊】《海洋功能區劃》諮詢文本建議,在路環以南及東南區劃「廢棄物處置用海區」及「海洋傾倒區」。在明確海洋功能區劃的基礎上,《海域規劃》(二零二一至二零四零)提出「生態島項目」。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73880983939373&set=a.747992509861557


當局推動博企參與海上遊發展 (04/01/2024)

【本報訊】海水局副局長郭虔表示,如何發展海洋經濟始終是當局重點的思考工作。正在推動六大博彩企業可多參與「海上遊」的發展;當局亦正在創造「海上公交」的條件,希望航運企業多思考、多推動:「希望可以早啲成事。」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77473676913437&set=a.747992509861557


劃定中華白海豚保護區需綜合考慮 (08/01/2024)

【本報訊】政府提出在路環以南海域使用建築廢物堆填「生態島」。已有研究顯示,堆填人工島將會破壞環境,導致白海豚傷亡。有市民認為,本澳應該劃定白海豚保護區,之後考慮工程位置。海水局廳長胡柱鵬表示,保護區的設置需要綜合考慮。並提出劃定保護區會對澳門整體發展造成很嚴重的制約。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80048136655991&set=a.747992509861557


網絡出現叫停路環南端填海計劃聯署 (26/01/2024)

【本報訊】政府提出在路環以南海域使用建築廢物堆填「生態島」。香港海豚保育學會表示,澳門水域是中華白海豚重要棲息地,不要在海豚棲息地棄置建築廢料;網絡也出現「請停止路環南部填海計劃,增加海洋保護區範圍」的聯署。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91722718821866&set=a.747992509861557


研究報告被質疑隱藏生態島附近白海豚分布資料 (29/01/2024)

【本報訊】環保局局長譚偉文日前表示,有研究顯示未來堆填建築廢料的「生態島」位置並非中華白海豚經常出沒的地方。本澳生態愛好者表示,目前在網上公開的研究報告,只有對局方有利的内容,「生態島」附近的海豚分布資料仍被隱藏,他們要求當局公開關於中華白海豚的完整報告。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93672015293603&set=a.747992509861557


生態愛好者四年多來定點觀察記錄廿八次白海豚出沒處

與廢物處置用海區及生態島高度重合 (29/01/2024)

【本報訊】政府提出在路環以南海域建設「廢棄物處置用海區/防災生態島」。本澳的生態愛好者曾在二零一九年十二月至二零二四年一月進行十次定點觀察,共錄得多達廿八個白海豚群體目擊記錄,牠們出現的位置與政府提出的「廢棄物處置用海區/防災生態島」高度重合。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93695348624603&set=a.747992509861557


龍爪角海面 小心白海豚出沒

港海豚保育學會本月曾只個半小時觀察已見傷癒海豚蹤 (30/01/2024)

【本報訊】政府計劃利用建築廢物在路環海面堆填「生態島」。環保局局長譚偉文宣稱,選址於黑沙和竹灣之間的龍爪角對出海面,不是中華白海豚經常出沒的地方。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則表示,本月在龍爪角的一個半小時觀察,已經見到受傷後癒合的海豚。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94338648560273&set=a.747992509861557


兩局四百字回覆

沒回應主要問題 (03/02/2024)

【本報訊】本報在星期三向環保局和海水局查詢,昨日得到四百多字回覆。不過,兩局沒有回應環保局局長依據哪份研究指稱「生態島」選址不是中華白海豚經常出沒的地方;也沒有回應重新選址「生態島」或將建築廢料供給內地使用是否可行;也沒有回應為何本澳可以不循聯合國和農業部的保育方向。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96870731640398&set=a.747992509861557


民航局解釋『報告』網絡版多處被塗黑

指事涉商業版權 (03/02/2024)

【本報訊】《澳門國際機場擴建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網絡版本多處被「塗黑」,包括一張「澳門管理水域中華白海豚分布圖」。民航局向本報表示,由於內容涉及商業版權(包括現場調查數據),故按內地做法,公示版本未能顯示有關內容。任何人士如欲了解全文,可預約時間到辦事處查閱紙本報告。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96866628307475&set=a.747992509861557


海域生態環境調查公開部分未提白海豚狀況 (07/02/2024)

【特寫】環保局以三百五十萬元批給的「澳門海域生態環境調查與評估研究」,主要結果已在《澳門環境狀況報告二零二二》公布,約四百字,當中沒有提及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然而,由環保局自行編撰的《澳門環境狀況報告二零二二》則列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的黑臉琵鷺的數字。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99514334709371&set=a.747992509861557


林宇滔促交代生態島建造選址數據公開澳海域白海豚資料 (09/02/2024)

【本報訊】環保局局長聲稱「生態島」選址並非中華白海豚經常出沒的地方。議員林宇淊透露,在市政署的相關報告中,白海豚分布的位置與當局近日的說法有所出入,報告亦有建議本澳劃定海洋生態保護區的範圍,但有關資訊從未公布。他也批評市政署與研究單位協議的條款妨礙公眾知情權。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00807467913391&set=a.747992509861557


生態島

賀:中央選的 (10/02/2024)

【本報訊】環保人士反對在龍爪角對開海面利用建築廢料堆填「生態島」,因為那裡有中華白海豚出沒。特首賀一誠反問,很多地方都有中華白海豚,澳門的建築廢料放在哪裡?他又宣稱,那是中央選出的地方,特區現正諮詢,仍未開始。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01526371174834&set=a.747992509861557


海洋三法諮詢今結束 (16/02/2024)

【特稿】《海洋功能區劃》、《海域規劃》及《海域使用法》的公開諮詢(https://reurl.cc/67aNv5)在今日(二月十六日)結束。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05407400786731&set=a.747992509861557


請停路環南部填海計劃

環保人士收逾千六市民聯署 (24/02/2024)

【本報訊】政府計劃海上堆填「生態島」,保育人士認為,海洋將被犧牲,海豚將被陪葬,她們卻不能自己發聲。雖然如此,已有超過一千六百名市民透過聯署發出反對聲音。保育人士提醒,海上堆填造成的損害不可逆轉,做法不負責任。保育龍爪角對開海域不只是保護海豚,也是保護下一代善用海洋的權益。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10314460296025&set=a.747992509861557


聯署發起人意見 (24/02/2024)

【本報訊】政府提出在龍爪角對開海域利用建築廢料堆填「生態島」。「請停止路環南部填海計劃,增加海洋保護區範圍」聯署發起人昨日到政府總部遞交意見和建議。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10299460297525&set=a.747992509861557


生態島絕不發展任何商業項目 (29/02/2024)

【特訊】環境保護局於2024年2月7日舉行兩場面向社團和業界的介紹會,介紹規劃中的生態島項目建造目的和未來發展,並進行討論交流。環保局將總結意見,未來也會發布更多生態島項目資訊,實事求是推進項目。 

https://www.chengpou.com.mo/dailynews/232785.html


港海豚保育學會有話說 (01/03/2024)

【本報訊】環境保護局網站前日推出「生態島構思介紹」(https://pse.is/5n9h34),揚言將會適時公布更多項目相關資訊,帶動進行理性討論,釋除社會的疑慮,實事求是推進「生態島」項目建設工作。香港海豚保育學會隨即發文 (https://pse.is/5n9h8j) 指出,環保局的「新宣傳網站」自暴其短。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13892226604915&set=a.747992509861557


生態愛好者議生態島 (05/03/2024)

【本報訊】政府提出在龍爪角對開海面利用建築廢料、垃圾焚化後的爐渣、固化飛灰物及混雜建築餘料堆填「生態島」,生態保育人士強調「生態島」選址是中華白海豚出沒的地方。上星期,環保局發放路環南部海域的中華白海豚「資料」,續被生態保育人士批評是誤導市民。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16382263022578&set=a.747992509861557


羅:生態島選址內地專家定 (27/03/2024)

【本報訊】目前選址黑沙對開海域的生態島建設勢必影響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而惹起關注。運輸工務司長羅立文明言,生態島選址並非特區官員決定,而是國內專家決定,呼籲大眾放心。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30156748311796&set=a.747992509861557


澳廣視葡文新聞揭生態島「保密文件」

中山大學建議設立三十平方公里白海豚保護區 (27/03/2024)

【本報訊】據前日澳廣視葡文新聞報道,政府計劃在路環建造的「生態島」與中山大學提議的海豚保護區重疊;民政總署之前委託該大學進行調查,相關報告已被列為保密文件。澳廣視從相關報告中見到中山大學提出,澳門整個海域對中華白海豚至關重要,建議設立逾三十平方公里的保護區。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30168964977241&set=a.747992509861557


敏感時刻 公布消失?

上周日竹灣海灘發現江豚屍體 市署未如往常發布消息惹猜疑 (05/04/2024)

【本報訊】月前,本報向市政署索取中華白海豚及其他鯨豚物種近年擱淺的資料,對方回覆:「特區政府已作回應,市政署沒有補充。」昨日,名為「生態股長」的臉書專頁表示,市政署及海關人員在星期日早上於竹灣海灘搬走江豚屍體,但市政署沒有一如以往作出公布。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35962031064601&set=a.747992509861557


報告沒提千六反對簽名 (15/04/2024)

【本報訊】政府計劃在路環龍爪角對開一公里利用建築廢料等堆填「生態島」。海水局宣稱有一百六十一條意見贊成興建,八條反對,當中有一份聯署。不過,該局沒有提及那份題為「請停止路環南部填海計劃,增加海洋保護區範圍」的聯署 (https://pse.is/5mqejd) 在二月收到一千六百多個簽名。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42333960427408&set=a.747992509861557


港海豚保育學會副會長:

建篩選分類設施優於生態島 (15/04/2024)

【本報訊】本澳曾於二零一五年以三億六千多萬元判給「隋性拆建物料分選設施的首階段生產線之設計及建造」,至今未有落實。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副會長麥希汶參考內地的「篩選分類設施」估計,利用一公頃土地建設「篩選分類設施」將可解決本澳建築廢料的問題,這面積不及「生態島」的十分之一。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42352023758935&set=a.747992509861557


稱項目造否未定案

羅司:填生態島唯一解決辦法 (15/04/2024)

【本報訊】政府正推進黑沙對開填海建「生態島」,以應付建築廢料和焚化爐飛灰之堆放。運輸工務司長羅立文稱,項目做否未有結論,但斷言這是唯一解決堆填區爆滿之法。至於選址對中華白海豚之影響,他則以港珠澳大橋例子也可解決來回應。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42377050423099&set=a.747992509861557


學會:建篩選分類設施優於「生態島」 (18/04/2024)

【本報訊】政府計劃在路環海面堆填「生態島」,預料面積超過二百公頃、耗資超過一百五十億元,且破壞海洋生態。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向內地環保公司查詢後表示,在減廢的前提下,建設四個篩選分類設施便可處理澳門一年產生的大部份建築廢料,佔地約一點六公頃,造價約一千三百萬元。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44235986903872&set=a.747992509861557


馬志成大讚「生態島」項目 (19/04/2024)

【本報訊】長期關注中華白海豚狀況的人士多次表明,「生態島」將對海洋生態造成不可逆的破壞,然而,議員馬志成昨在議會上大讚「生態島」項目優化本地生態格局。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44853823508755&set=a.747992509861557


再論生態島 (23/04/2024)

【特寫】已有的項目都因「生態島」而暫停。究竟是沒有辦法所以需要「生態島」,或是因為將建破壞海洋生態的「生態島」而放棄已有的辦法?煞停本已可行且損害較少的項目,怎不造成辦法只有一個的局面,怎不令到問題更為尖銳和急迫?早在二零二一年,政府為「第二期飛灰堆填區建造工程」立項,終在二零二三年第三季取消,原因是將來放置飛灰的「生態島」項目有進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47351429925661&set=a.747992509861557


諮詢期周日結束

生態島環評首階段公眾諮詢已悄然展開 (25/04/2024)

【本報訊】惹起破壞生態爭議的「生態島」的環境影響評估工作,政府已交由內地的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負責。項目首期的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並收集公眾意見之程序經已悄然展開,諮詢期將於本月廿八日(周日)、還有四天就結束。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48706256456845&set=a.747992509861557


學會重申反對生態島 (27/04/2024)

【本報訊】「澳門生態島(第一期)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已悄然展開,且在明日結束。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昨日提供「意見樣本」,發起「一人一信」提出反對意見(https://pse.is/5vbu44);他們重申,「生態島」不單影響澳門生態環境,更會影響出沒在香港和其他珠江河口的眾多白海豚。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50051559655648&set=a.747992509861557


生態島工程對白海豚影響

環評單位另委供應商專項調研 (29/04/2024)

【本報訊】負責生態島首期環評單位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另委供應商進行項目對中華白海豚活動影響評價專題研究,並指出因項目選址及附近海域有中華白海豚活動,社會對此關注度極高。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51320616195409&set=a.747992509861557


生態島首期環評諮詢官方欠宣傳

林宇滔批做法不尋常不合理 (29/04/2024)

【本報訊】生態島首期工程環境影響評價首輪公示諮詢昨結束。直選議員林宇滔書面質詢批評環境保護局有關諮詢不宣傳做法昰不合理、不尋常,也有違國家環評規定之嫌。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51331202861017&set=a.747992509861557


生態島環評首次諮詢期延至下月九日

沒否認悄然 羅司:依家大家都知 (30/04/2024)

【本報訊】被指悄然諮詢不宣傳、有違國家環評諮詢公眾參與相關規定的生態島環評首次公示之意見收集期原定前天(廿八日)完結,不過環境保護局昨轉軚延長諮詢時間至下月(五月)九日。運輸工務司長羅立文解釋,因有人不知道故加時,現已眾所周知、問題已解決,並重申生態島工作全程都會按內地規定做。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52045586122912&set=a.747992509861557


堆填區建有機資源回收中心 (30/04/2024)

【本報訊】生態保育人士倡議建設永久的建築廢料篩選設施,可免堆填「生態島」破壞海洋生態,環保局局長譚偉文卻宣稱沒有條件和空間。另一邊廂,行政長官賀一誠授權運輸工務司簽署合同,在建築廢料堆填區內建造有機資源回收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52031519457652&set=a.747992509861557


生態島涉中央專業部門

夏寶龍沒作指示 (20/05/2024)

【本報訊】行政長官賀一誠表示,建造「生態島」涉及另一個中央部門,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沒有提出何指示或意見。特區政府必須按照國家的規定的程序進行工作,現時沒有新的進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65571541436983&set=a.747992509861557


官委議員支持建生態島 (22/05/2024)

【本報訊】政府提出在路環海面堆填「生態島」,不只倡議海洋生態保育的人士反對,也有市民把「生態島」改為「生貸島」;亦有意見強調「生態島」的建成首先是要破壞生態。然而,官委議員胡祖杰、龐川則提出,「以環保教育角度支持生態島建設」。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66979154629555&set=a.747992509861557


有機資源回收中心工期二至三年

環保局積極推動家居廚餘回收 (03/06/2024)

【本報訊】環保局局長譚偉文表示,將會優先物色居民較多、具備條件和共識的屋苑設立廚餘回收的試點,明年亦會公布新的限塑項目。此外,「生態島」第一階段環評總結報告定會適時公布。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74757890518348&set=a.747992509861557


生態島已列入功能區劃 (25/06/2024)

【本報訊】在仍未完成環境影響評價且未提交中央申請前,利用建築廢料、垃圾焚化後的爐渣、固化飛灰物及混雜建築餘料堆填的「生態島」已經列入《澳門特別行政區海洋功能區劃》中,關於廢棄物處置用海區的條文之內。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89293795731424&set=a.747992509861557


環保局回覆第一期惰性拆建物料分選暫存情況 (06/07/2024)

【本報訊】關注生態的人士認為,分選惰性拆建物料後重用,應可無需堆填「生態島」,以免海洋生態尤其中華白海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受到損害。其實,環境保護局早於二零二一年判給「第一期惰性拆建物料分選和暫存庫建造」,究竟效果如何?本報提出查詢後,該局透過更新網站內容來回覆。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96894344971369&set=a.747992509861557


從善如流還需陽阿薤露

豚城大馬路命名取消 (31/08/2024)

【特寫】民政總署於二零一八年命名一條新城填海A區的街道為「豚城大馬路」,這命名終在六年後由市政署在本月決定取消。以上決定的告示已經刊於今個星期三出版的《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234601284534008&set=a.747992509861557


運工施政辯論──生態島計劃冇停到 (01/05/2025)

● 運工司譚偉文表明,長遠而言,建設離岸堆填區是有需要的,「生態島」計劃沒有停頓,繼續推動當中。另外,內港南雨水泵站及下水道的兩年半工程,已經接近尾聲。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424953422165459&set=a.747992509861557

(2023) 托兒所攝錄計劃

家長發起聯署促允托兒區域裝CCTV (06/11/2023)

【本報訊】四個月大幼兒在托兒所死亡案,讓社會再次關注托兒設施內是否要有監察鏡頭的問題。一班家長正發起聯署,冀個人資料保護辦公室在平衡幼兒人身安全及隱私權下,允許在所內照顧幼兒區域安設閉路電視。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41932587134213&set=a.747992509861557


個資辦曾有意見托兒所不應在幼兒床室活動室設攝錄鏡頭 (09/11/2023)

【特寫】一名四個月大女嬰在上月於托兒所突然離世,三名議員前日在立法會議程前發言提出關注。不只一名議員倡議個人資料保護辦公室(個資辦)「優化」法律,許可在幼兒床室及活動室安裝閉路電視,家長們亦都為此發起聯署。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43713710289434&set=a.747992509861557


社工局與個資辦就托兒所安裝視像監控進行交流 (11/10/2023)

【特訊】為加強對托兒所及幼兒的保障,社會工作局韓衛局長於前日日與個人資料保護辦公室邱顯哲代主任會面,就托兒所安裝視像監控系統一事再次進行交流。雙方評估近年托兒所通報的事件及開立的跟進卷宗,認為無論是托兒所或家屬均對安裝視像監控有較大的訴求。從回應社會訴求,進一步保障服務使用者安全出發,雙方皆認同有必要重新檢視及優化現行的措施,透過具體的服務指引,在生命安全和個人私隱上取得平衡,共同研究落實可行的措施和安排,從而達到保障幼兒及托兒所雙方的權益。 

https://www.chengpou.com.mo/dailynews/229184.html


八千家長聯署望托兒所加裝監控 (11/11/2023)

【本報訊】議員高天賜與謝誓宏,昨陪十月初氹仔某托兒內一名四個月大嬰兒於午睡期間出現異樣、送院後搶救無效而不幸離世的嬰兒父母,到政府總部遞信。高天賜促請政府以此事件為鑑,盡快提升全澳托兒所的軟硬件,包括人員資格,另希望政府交代該名嬰兒的離世原因。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44837496843722&set=a.747992509861557


再議托兒所設攝錄鏡頭 (11/11/2023)

【特稿】個人資料保護辦公室原本不同意托兒所的幼兒床室、活動室設置攝錄鏡頭,這是經過詳盡分析得的結論。(https://reurl.cc/p5AzZx)當時,個資辦引述歐盟資料保護工作組的意見:如果兒童從小就以為被閉路電視監控是正常的話,他們那發展中的對自身自由的概念是會被影響的。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44839226843549&set=a.747992509861557


優化托兒所監控非全覆蓋 (14/11/2023)

【本報訊】八千名家長聯署,提出在托兒所活動室及床室加裝監錄系統。二零一四年,個人資料保護辦公室表明,在床室及活動室錄得的都是敏感資料,不應設置攝錄鏡頭。昨早,社會工作局局長韓衛表示,已與個資辦討論,認為在程序、操作、流程上作出一些調整,其實有條件滿足《個資法》保護兒童私隱的要求,也滿足家長、托兒所的訴求,雙方循著這方面努力。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46485730012232&set=a.747992509861557


崇蔚回應托兒所裝攝錄 (25/11/2023)

【特寫】二零一四年,個人資料保護辦公室認為,托兒所幼兒床室、活動室設置鏡頭,攝錄的都「敏感資料」。基於適合、適當的考慮,托兒所不應在幼兒床室及活動室設置攝錄鏡頭。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52849009375904&set=a.747992509861557


托兒所命案

證據送海外 調查要需時 (05/12/2023)

【本報訊】十月底,一名女嬰於氹仔坊眾托兒所午睡時出現異樣且不治,警方至今仍未完成調查。司警局局長薛仲明簡介,女嬰身體表面沒有任何導致死亡的傷痕,相關物質已送海外化驗,所以需時。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58654672128671&set=a.747992509861557


托兒所監控系統方案

已初步訂定 (03/01/2025)

【本報訊】社工局局長韓衛表示,已經初步訂定在托兒所安裝視像監控系統的基本實施方案,稍後聽取業界意見。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329690308358438&set=a.747992509861557


托兒所攝錄計劃

擬第三季實行 (08/05/2025)

【特訊】為協助托兒所進一步加強對入托幼兒的安全保障,更客觀地評估托兒所內的服務,並在需要時釐清幼兒發生事故的事實情況,社會工作局經聽取個人資料保護局意見,擬訂了托兒所攝錄計劃(幼兒床區及活動區)的具體實施安排及相關指引,並於4月25日向托兒所業界進行引介及聽取意見,共49間受資助及非資助托兒所人員、12間管理實體人員,合共86人出席。 

https://www.chengpou.com.mo/dailynews/246453.html 

(2024) 路環西側防洪排澇項目

 林翊捷:觀景湖防洪設施不適合 (06/02/2024)

【本報訊】政府現在公開諮詢重提於路環興建觀景湖等防洪設施。文遺會委員林翊捷重申,利用高牆防洪的觀景湖方案有違把荔枝碗列為「法定文物」的法規,對同為「法定文物」的路環舊市區也不適合;他相信,在粵澳深度合作下,可以找出理想的新方案。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98842421443229&set=a.747992509861557


兩湖方案上半年完成初步設計 (26/02/2024)

【本報訊】公共建設局局長林煒浩表示,路環西側防洪排澇工程,即「兩湖」方案,預計將於本年上半年完成初步設計工作,隨後將分階段開展工程,具體工程細節和具體時間表將於完成初步設計後及推進項目時再適時向外公布。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11524720174999&set=a.747992509861557


路環西兩湖治水工程

工料測量服務待判給 (26/04/2024)

【本報訊】將把濱海的荔枝碗船廠遺址變成濱湖的「路環西側防洪(潮)排澇工程」(即俗稱的兩湖方案)疑已完成初步設計方案,進入工料測量(QS)階段。公共建設局早前邀三間公司就有關服務投標,並於廿三日開標。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49412356386235&set=a.747992509861557


兩湖方案

適時再講 (28/10/2024)

【本報訊】受到質疑的「兩湖方案」已經完成初步設計,但居民對設計內容所知甚少。公建局長林煒浩在今年二月聲稱,具體工程細節和具體時間表將於項目完成初步設計後及推進項目時再適時向外公布;他在九月重申,將適時向外公布有關的項目介紹及工程推進狀況等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279870833340386&set=a.747992509861557


路環兩側防洪工程短期動工 (30/11/2024)

【本報訊】早有意見提醒,在路環利用高牆防洪有違把荔枝碗列為「法定文物」的法規,亦對同為「法定文物」的路環舊市區也不適合。昨日,公共建設局發出新聞稿 (https://pse.is/6s3xrj) 表示,「路環西側防洪工程」將於短期內動工,先建圍堤防洪設施,並委託南光(集團)有限公司代建首期工程。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304730490854420&set=a.747992509861557


路環西防洪排澇首期工程上馬交南光五億半代建 (19/12/2024)

【本報訊】採用兩湖方案的路環西側防洪排澇工程政府計劃今屆內啟動建設。公共建設局昨發該項目新消息,項目的圍堤及涉水代建工程已直接判給予南光(集團)有限公司代建,造價超過五億六千萬元,工期料要兩年多。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318647972796005&set=a.747992509861557


林翊捷不贊同荔枝碗高牆防洪 (20/02/2025)

【本報訊】政府將在荔枝碗船廠片區對開水域(法定文物)興建高牆防洪。文化遺產委員會委員林翊捷認為,理應針對為數不多的民居,分小區興建防洪設施;現在選擇動用巨額公帑為整個片區興建大幅高牆,似乎採用了不相稱的手段來達到目的,更可能違反相關法定文物的行政法規。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365432544784214&set=a.747992509861557


路環百年海灣景觀不保?(24/02/2025)

【本報訊】難得留到今天的百年海灣景觀,應該只有在路環西側,但政府準備在那裡興建大幅防洪高牆。文遺會委員林翊捷認為,防洪高牆將對法定文物的歷史文化價值造成負面影響,政府應該慎之又慎,且展開法定程序和公開不同應對水浸方案的科學數據。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368566974470771&set=a.747992509861557


路環西側防洪排澇工程

生態愛好者有意見 (27/02/2025)

【本報訊】路環西側水域是本澳相對敏感的沿海區域,將要開展的防洪排澇工程又是一項重大工程,很可能對海洋生態造成負面影響,但當局從沒提及曾經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生態愛好者質疑當局的做法是否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370969234230545&set=a.747992509861557


當局覆兩湖方案查詢未提供環評資料 (25/03/2025)

【本報訊】政府將在路環市區及荔枝碗船廠片區對開築起防洪高牆,把相關水域由現時的海變成湖,但公建局之前從未提及曾為這項工程進行環評而受到質疑。該局早前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以上項目已經根據本澳及參考國家的相關技術要求進行環評,但該局沒有應本報要求提供環評的資料。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392400625420739&set=a.747992509861557


兩湖方案與環評 (31/03/2025)

【本報訊】「路環西側防洪排澇工程」將會改變現有的海洋生態,公建局宣稱曾經進行環境影響評估,但評估期間沒有公示收集見,評估之後亦沒有公開評估報告。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副會長麥希汶強調,環評報告若沒有資訊透明、公眾參與,就如同廢紙一張。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397823088211826&set=a.747992509861557


文化局回覆本報查詢 (01/04/2025)

【本報訊】透過在路環西側興建高牆來防洪的工程將於短期內啟動,有意見質疑方案將荔枝碗對開的「海」變成「湖」,有違保護船廠片區的行政法規。文化局向本報表示,該局仍與公建局就方案細節進行溝通協調,整個回覆未有提及該局的具約束力意見。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398765094784292&set=a.747992509861557


林翊捷評荔枝碗防洪堤 (08/04/2025)

【本報訊】透過在路環西側興建高牆來防洪的方案將會影響法定文物,文化局對於十月初五段防洪堤看來已有清晰說法,但對於荔枝碗段防洪堤看來未有最終定案。文遺會委員林翊捷認為,十月初五段防洪堤可說是合規,至於是否合理就見仁見智;但荔枝碗段防洪堤是違反法規,難有轉寰的餘地。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405960050731463&set=a.747992509861557


路環西側防洪工程首期短期內開展 (19/04/2025)

【本報訊】政府表示,路環西側防洪(潮)排澇工程第一期的涉水工作將於短期內開展,並指每年都會排查路環西側包括荔枝碗一帶的低窪地區,掌握最新住戶情況,以便執行疏散撤離。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415319113128890&set=a.747992509861557


稱已諮詢相關部門及團體意見

公建局:兩湖方案合法規要求 (21/04/2025)

【本報訊】保護荔枝碗船廠片區(法定文物)的行政法規列明必須「維持水體特徵;維持自然環境特徵」;政府則準備在對開水域築起防洪高牆,荔枝碗將會由現時面向海變成面向湖,連議員都認為明顯抵觸規定。公建局表示,已確保方案符合法規要求;方案設有換水閘門,調節湖內外水體交換,維持水體特徵。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416917072969094&set=a.747992509861557

【一周關注 (05-10/05/2025)】

新學年『牛奶計劃』招標 (05/05/2025)
https://pse.is/7k6tfx

南慧閣規圖草案退回研究 (08/05/2025)
https://pse.is/7k6tkl

按年升四成 五一黃金周八十五萬客訪澳 (06/05/2025)
https://pse.is/7k6tnx

金管局主席陳守信上月已退休 (08/05/2025)
https://pse.is/7k6ts4

回鍋經財範疇 吳惠嫻調任博監局長 (08/05/2025)
https://pse.is/7k6tty

廉署助港破會計企業集團助澳建築公司偽造帳目申請上市 (07/05/2025)
https://pse.is/7k6tw5

社文範疇三基金首季資助概況 (06/05/2025)
https://pse.is/7k6tyu

夏:中央肯定新屆特區政府開局良好 (09/05/2025)
https://pse.is/7k6u2b

夏寶龍與愛國愛澳社團座談 盼要把發展橫琴看作自己事 (10/05/2025)
https://pse.is/7k6u4e

夢幻花園日間客流不足 社諮委員促加強抖音小紅書宣傳 (09/05/2025) 
https://pse.is/7k6u6q

2025年5月4日 星期日

【一周關注 (28/04-03/05/2025)】

工程業界也呻難生存 譚司:工程繼續推 (01/05/2025)
https://pse.is/7j3gnf

譚偉文首秀 承諾過百 (01/05/2025)
https://pse.is/7j3gqr

都更推單棟重建 前郵電局宿舍先行 (01/05/2025)
https://pse.is/7j3grs

運工施政辯論──生態島計劃冇停到 (01/05/2025)
https://pse.is/7j3gt2

身心健康不是醫療問題 柯司望大家重視文化體育功能 (29/04/2025) 
https://pse.is/7j3gu7

提升文化影響力 講好澳門故事 (29/04/2025) 
https://pse.is/7j3guq

修中學歷史教材完善愛國教育 (29/04/2025)
https://pse.is/7j3gw4

柯嵐施政 牢記習近平 (29/04/2025)
https://pse.is/7j3gxb

四重大項目建設 岑:冀八至十年達標 (28/04/2025)
https://pse.is/7j3gxz

政府無意加強重覆挖路罰則 (28/04/2025)  
https://pse.is/7j3gz2